香蕉久久夜色精品,亚洲第一偷拍,91九色成人,欧美亚洲精品一区

中文EN
在講述中探尋何為美國——2025年美國口述史協會年會觀察
2025-11-18 來源:社科院專刊總第813期
分享到:

  ◇譚萌(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2025年10月中下旬,“可口可樂”發源地——美國亞特蘭大中城區較往日多了幾分人文氣息與反思精神。美國口述史協會成員相繼到來,共襄2025年美國口述史協會年度盛會。百余位從事教學、研究與社會實踐的工作者于美國獨立250周年前夕,探討美國的故事、身份及未來。我以旁聽者身份參加了此次年會,結合參與觀察和訪談資料,初探美國人文社會科學在社會變遷與國家建設中的處境與實踐。

  “有責任記錄當下這一時刻”

  口述史是將實踐、方法、研究和立場交織在一起的行動。在美國,口述史的發展伴隨資本主義進程與國家建設的起伏,常與種族、性別和少數群體等議題關聯,成為窺見美國社會關系和身份認同的窗口之一。從20世紀30年代新政期間推行“聯邦作家”項目,記錄吉姆·克勞法、種族暴力和民權時代非裔美國人的生活與記憶,到20世紀中葉,哥倫比亞大學口述史研究辦公室和美國藝術檔案館等機構相繼成立,美國口述史逐漸成為收集、研究和呈現群體生活及其記憶的綜合領域。1966年,美國口述史協會成立,旨在連接并激勵從業者,且支持他們以合乎倫理的方式收集、保存、分享和詮釋記憶,從而促進知識積累與相互尊重,塑造更加包容與公平的未來。

  2025年美國口述史協會年會(以下簡稱“年會”)以“探索我們的美國故事:在獨立250周年前夕的口述史與美國身份”為主題,通過發掘多元、復雜且被邊緣化的美國故事,展現口述史在塑造、挑戰和重塑美國敘事中的價值,并試圖回應當前美國在身份認同、政治極化、經費削減與社會撕裂等方面面臨的現實困境,推動口述史研究范式創新與角色轉型。

  正如年會聯合主席奧頓·布朗和艾莉莎·雷·芬德伯克所說:“我們作為口述史學者,有責任記錄當下這一時刻——一個充滿抗爭、創新、抵抗與重新想象的時代——使它成為美國故事持續展開的一部分。”

  在行走與傾聽中體悟歷史生成

  “沒想到口述史會議如此嘻哈,晚上九點開始研討。”若要以民族志方式記錄這場學術會議,那么,首場研討發言人、美國作家兼記者道格拉斯·A.布萊克蒙這句看似隨意的話語,或許是一個恰當的開端,生動呈現年會的節奏感與現場感。

  年會議程緊湊,展現出互動、跨界與實踐導向。每日從早上七點持續至晚上十點,涵蓋學術演講、圓桌討論、工作坊、海報展示、招待會、影片放映與對話、實地調研及文化體驗等形式。與會者包括高校學者與教育者、社區檔案與民間組織者、獨立研究者、公共文化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學生等多個群體。

  年會將對國家的宏觀關切與在地歷史文化資源相結合。一方面,圍繞“什么是美國”這一核心議題,以紀錄片《收獲:密西西比學校的融合之路》開場,在回顧密西西比學校廢除種族隔離運動基礎上,探討種族、階級與教育之間的歷史關聯和當代現實。專題研討從美國身份、多元敘事、記憶與爭議、社會運動與抵抗、社區參與等多個角度展開。另一方面,基于亞特蘭大的區位特征——美國民權運動的搖籃、穆斯科吉(克里克)族與切羅基族的祖居地,會議融入多場社區調研與文化體驗活動,如“甜奧本黑人社區步行游”“福克斯劇院的鬼魅歷史游覽”“埃默里大學邁克爾·卡洛斯博物館參觀”和“南方計劃(Project South)社區活動”等。這些活動將口述史從會場延伸至城市肌理與組織機構中,讓參與者在行走與傾聽中體悟歷史生成的過程,發現空間與歷史、個體與社會之間的深層關聯。

  “讓聲音被聽見”

  近年來,美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強調學術研究與社會行動之間的關聯。尤其對于獨立研究者或公共機構的領導者而言,他們因長期扎根社區與社會運動前線,對“抗爭”與“權利”等議題十分關注。在專題討論“當下時刻需要什么?口述歷史與社會組織的關系”中,從事全民口述歷史項目的非營利組織故事團(Story Corps)區域經理丹尼爾·霍洛維茨提出的問題——口述史的方法如何介入并處理政治層面的矛盾,折射出口述史正遭遇的挑戰。

  該議題下,與會者從5個維度展開研討:教育維度,如何在美國政治極化與“歷史戰爭”的背景下,保持學術獨立與批判立場?研究倫理維度,美國口述史如何平衡研究公開性與敘述者的安全和尊嚴?資金與支持維度,如何在美國聯邦經費削減情況下,維持口述史學術研究與民間項目的開展?技術領域,如何平衡AI帶來的便利與算法偏見、數字存檔長期保存之間的矛盾?跨界實踐領域,如何達成“徹底包容”以促成跨群體共創?

  參會者重申“讓聲音被聽見”的重要性,積極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與方法創新。會議工作坊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以上挑戰的回應,其主題包括“學生共享權威:課堂中的口述史”“麥克風、記憶與方法:口述史項目的核心要素”“拓展的光譜:社區參與和口述史,關于錄音的一切”“從人們的故事中學習:K-12教育者專業發展工作坊”。除此之外,專題研討還涉及關于創傷知情口述史、藝術與口述相結合等議題,探討如何在訪談中兼顧療愈與社區責任,發揮口述史在文化再生中的深層作用。

  紓解社會撕裂助力重建共同體

  “我們要講述自己的故事。我知道你們已經有講解員了,但每當有人來訪,我都愿意介紹這片我們生活的社區。” 當協會組織參觀團來到馬丁·路德·金生前所在社區時,佐治亞州公共衛生部高級傳播經理康妮·F. 史密斯女士堅定地表示。這一場景將年會委員會倡導的理念付諸實踐,使空間、人群、口述與交流相互交織。

  與2024年的年會主題“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口述史之橋”相比,2025年的年會更具焦慮感。圍繞主題,會議形成以下5個觀點。

  第一,口述史的社會組織功能。丹尼爾表示,民主作為美國的核心信念,是最模糊、最具爭議的觀念之一,對于不同群體有著不同含義。當美國主流敘事要求人們“遺忘”時,被壓迫者的斗爭故事通常最先被抹去。于是,口述史便不再僅是檔案材料,而成為用以抵抗遺忘、重建記憶的組織工具。

  第二,美國敘事的多元性。對于“什么是美國”和“我們是誰”的問題,口述史工作者反復強調,美國并非單一的敘事體,而是由原住民、移民、黑人、女性和勞工等群體的多重經驗構成的復雜系統。

  第三,在緊縮時代記錄抵抗。面對當前美國聯邦政府對文化、教育和社科項目資金的大幅削減,學者意識到,口述史工作者的使命,不僅是記錄政策變化,更要追蹤這些變化之下的生活軌跡。

  第四,技術飛速發展中的記錄倫理。技術迭代在為口述史實踐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誘發隱私保護、保存權限和AI誤讀等風險,需貫徹好以人為本而非以項目為本的原則,強化AI技術與人工分析的協同。

  第五,將教育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抓手。在倡導多樣性、公平性與包容性的時代,將口述史融入歷史教學中,增強其有關在地、情感和經驗的反思,成為口述史紓解社會撕裂、助力重建共同體的一種方案。

  “為誰譜曲”是繞不開的話題

  “你過來時遇到什么困難了嗎?”這是會議期間一個頻繁被問起的問題。

  在學術同行熱烈討論的場景下,與會者之間的寒暄暴露出知識互動的鴻溝。受國際形勢與美國國內政策變化影響,今年的參會人數相對減少。大家既會因飛機能否按時起飛而擔憂,也會對國際參會者的入境情況充滿好奇。一位從日本前往參會的研究者坦言,由于日元貶值,國際旅行成本已超過許多學者的承擔范圍。這些日常的寒暄與詢問,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國際學術交流在地緣政治影響下的復雜境遇。此外,從今年的口述史研究獲獎作品來看,“非洲”和“邊界”是美國口述史的重要主題。然而,關于亞裔美國人的口述史研究相對較少,這不禁引人思考:在口述史重構美國故事的過程中,誰的聲音仍被淹沒?

  一方人的故事或有千種版本,一個時代的敘事或有萬分切片。口述史作為一種方法,在美國的國家敘事中提供了一個自下而上的記錄視角,助力譜寫多聲部樂章;作為一種實踐,它又深受行動者立場與觀念的影響,“為誰譜曲”成為繞不開的話題,且學術同行在對話過程中,也時常被卷入“我們是誰”的問題旋渦中,這使得口述史及其研究者也構成故事的一部分。在跨越邊界的流動中,記錄學術共同體的遭遇與行動,或許成為我作為一名初入學術之門的青年人豐富敘事的微小嘗試,即在聆聽與對話中理解差異、反思關系,并探索通往未來的敘事。

責任編輯:陳靜(報紙) 胡子軒(網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高清| 博爱县| 偏关县| 贡山| 从化市| 垦利县| 融水| 陈巴尔虎旗| 彰化市| 岑溪市| 两当县| 余庆县| 耿马| 光泽县| 花莲县| 西华县| 漠河县| 鄱阳县| 富顺县| 蒲江县| 云龙县| 彭州市| 贡觉县| 毕节市| 邵阳市| 上饶县| 黄浦区| 禹州市| 白水县| 龙门县| 垦利县| 嵩明县| 鹤岗市| 云安县| 黔西| 张家川| 沿河| 清水河县| 南召县|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