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心·“三農”青年談
——中國社科院農發所青年共學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十五五”規劃建議
本報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把握《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進一步提升青年科研人員的政治理論素養與戰略思維能力,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青年工作組于11月11日在會心餐廳舉辦“會心·三農青年談”第四期活動。
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緊密結合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十五五”規劃建議,立足國家發展全局與“三農”研究主戰場,引導青年科研人員以學習固本、以研討提能、以實踐促干,推動政治學習與學術研究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與會青年立足“三農”,聚焦全會提出的重點任務與新部署,圍繞“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中,大家結合各自研究方向,探討了農業農村現代化、新質生產力與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革命與人工智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議題。此外,科研處相關人員介紹了農村發展學學科體系建設進展,強調要以系統化、結構化研究支撐新興學科建設,為“十五五”期間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撐與智力保障。
農發所紀委書記、副所長郜亮亮提出,要深刻認識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與《建議》的重要意義,系統學習全會公報和中央宣講團報告內容,特別是認真領會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高翔的宣講要點: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對全會精神的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緊緊圍繞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研究;推出有理論說服力和決策參考價值的高質量成果,努力打造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為奮力譜寫“十五五”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理論支撐與智力支持。
郜亮亮強調,要以真學、真思、真研為前提,在研究中形成真問題、真闡釋、真成果。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相關部分,開展系統整理與學術闡釋,做到選題重大、邏輯清晰、論證嚴謹;勇于跳出舒適區,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學科系統化建設,構建全局性視野與整體性思維;強化學術規范與政策導向,把基礎理論研究延伸至政策應用層面,增強現實針對性與決策價值;青年科研人員要以“三項共識”為行動準則,在學術研究中不斷提升政治敏銳度、政策洞察力與理論創造力,對照《建議》逐條研讀,把握學術寫作的嚴謹性、邏輯性與政治站位,切實做到用詞準確、論證充分、結論可落地。
與會青年通過學習交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時代意義,深刻領會“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領會“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青年學者一致表示,將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科研成果、政策成果和學術成果,把握時代命題、回應現實需求,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展現農發所青年學者的擔當與作為。
(陸鏡名)